close

-banner700x200.jpg

Stories We Tell To Scare Ourselves With

 

《烏鬼》當代特展仔許多網站介紹文中,幾乎特別強調「驚悚氛圍」,連現場遇到的導覽也對著其他民眾說:等下進去裡面不要被嚇到。但我個人認為真的沒那麼恐怖啦!或許只能說是一種詭異感,如圖下所示。↓↓↓↓↓↓

 

S__27344899.jpg

(展覽一開始的小房間內,以黑布掩蓋空間出入口有些隱密,

一度懷疑是否有人會忽略這個房間,直接沿著中間迴廊往前走。)

 

《烏鬼》一名不禁讓人聯想「烏鬼洞」這個臺灣地名,而我對於留在烏鬼洞的烏鬼,有著文學的想像。這樣的猜想來自王家祥作家曾寫過的一本書:《鰓人》,因為膚色與在地人類不同,被趕到烏鬼洞躲起來,後來又遭人火燒烏鬼洞,但性命仍存,只因他們雖為人,卻有一副與魚鰓功能相近的水中呼吸系統。雖說鰓人來自作者的想像,但其筆下所透露出的殖民傷痛,種族的階級問題,恰巧與這次的特展主題十分相關。

 

IMG_7495.JPG

(佈滿整面牆的白色帽子讓人聯想以色列人的特色白帽,

帽子與旁邊的軍裝皆有提供配戴,一旁另有鏡子可供拍照。)

 

不過《烏鬼》特展除了提及台灣與東南亞的相近處與地緣關係,更聚焦在東南亞的文化傳說與政治衝突上。

文化與地緣方面的作品:譬如展覽逛到一半會看到螢幕上再次出現的「跑步哥」(尼潘・歐拉尼維Nipan Oranniwesna,〈訊號 Signal〉),只見一個人穿越某個迴廊、某階梯口,就這樣地重複移動,展現出一種很平凡的存在,若不是駐足特地查看,想必也不會發現的一種奇異、突兀的感受。還有大幅照片上有兩位新人,臉上卻蒙上一層藍色調的面具,則是呈現出一般人們對於伊斯蘭教的刻板印象,「不是每個穆斯林都是恐怖份子好嗎?」看這幅照片時讓我有這樣的感受。

傳說的作品:讓我有印象的是其中一間空間裡有四面影像交叉播放,影像中出現一些手繪感的圖案,以及東南亞的人住在類似郊外、荒野的地方轉動收音機。內容大約是一位巫師來解救人民的病痛,卻被國王指控其巫師是惡靈,要民眾燒毀他。面對未知,人們總是感到恐懼,而收音機代表著接收訊息的侷限,國王的指令含有濃厚的政治意味,而受訪的人民在述說這一段傳說時,是以相信國王所說的全是正確的心態,種種元素結合讓人看來更加諷刺。(《老虎之死》The Death of Tiger)

政治衝突的作品:最讓人反覆回味的一個作品是,由上而下的三張照片排列,每張照片中分別都有一塊四方形的白布綁在地上,其中一張還擺在斑馬線上,看了許久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旁邊的兩塊白布材質也不像照片中的白布。聽了線上的語音導覽後才知道,那三塊白布分別表示曾經在那些地方抗議政府的人民,以物代人,不曾因過去了的時間而停止對專制政府的控訴。(「柏油上的畫布」系列Canvas on Bitumen Series)

 

IMG_7506.JPG

(我很喜歡這個系列作品,使用讓人意想不到的材質,鋪出層次感的另類異樣氛圍,

並再一次以「物」表現人、靈魂的模樣與意志,比如圖中的細節裡可以發現士兵形狀的鍊子。)

 

《烏鬼》展覽不只有導覽、講座,更結合相關議題的電影,其中與主題切合的電影《幻土》,剛好在去年金馬影展上有看過。另外,更讓我感到欣喜的是,在現場也能看到許多東南亞的民眾前來看展。在沒有聽著導覽的情況下,他們或許更能體會、理解藝術家運用的某些符號,也或許我感到十分陌生的氛圍,其實對他們來說是熟悉的。

要說這展覽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是作品的標示吧!不是說作品旁邊一定要放上簡短介紹的輔助文字,而是裡面大多的展品,若是沒有聽現場導覽或是線上的語音導覽,是真的不會知道是什麼意思,然而一個空間裡時常設立三四個作品以上,沒有在作品旁標示文字,至少也標一下號碼,這樣我才能知道語音內容是否對應到作品本身,而不是要一再地回去空間外盯著牆上的影像,還得等它映現出我所想要知道的作品的名字和對應的語音號碼。不知道這個標示問題是只有這個特展,還是館內的展覽都是依此設計,需有待注意。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覽時間:2019/01/26-2019/04/14

展覽票價:50元 (很划算!)

 

據發文時間來推估,嗯......只剩一天,4/14,請把握美好的假日時光~XD

arrow
arrow

    吳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