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完全沒意料這部作品這麼好看,起初是看著手冊上短短的介紹所吸引,在未觀看此部劇情片前先去找了導演的資料,一查真是大收穫。
 
 
《不敢跟你講》(1969)可以說是牟導演極為寫實的台灣電影作品,劇中如實捕捉了當年生活細節與地景樣貌,主角小男孩與美術老師坐在斜坡堤防的風景,他的住家是矮房、木門、旁邊有茅草的景象。導演將鏡頭關注在幾個小人物上,清楚地挖掘出他們或大或小的憂愁,在當今的現在看來也不覺得這是部陳舊的故事。
 
恰巧這部電影也是部劇情片,但對我而言這其實是一部真真切切的實驗片,可以將當時的所有真實:情感的真實(關乎自我與同儕、家人的互動與情感)、地景的真實(不只是三廳背景)、面對未來、目標的真實都拍攝下來,在某個方面或許也是一種真實紀錄。
 
 
劇中以簡單的故事情節、明確清晰的衝突與誤會:小孩與同儕衝突、被老師不諒解的憂愁;偷偷擔負起與父親一同還債的壓力,比同年紀小孩還成熟的心理......這些輕描淡寫反而發揮了人真正的反應與真實情感,或許在1960的當年更是難得一見的題材。
 
而繞著主線邊邊打轉的教學思想,由一位時常表述自我教學方式、思想禁錮的女老師,以威嚴腐化的形式來管教學生,並在劇情發展中後段漸漸被她學美術的男友打破,可以想見這美術老師猶如導演的化身,一面記錄當時社會的轉變與國民教育的興起,另一方面以旁觀者的角度想要改變教官式的教學方式,給予新的美學養分、嶄新的自我意識。
 
 
另外,對白的部分十分簡單卻精準地刻畫出人物的行為目標。在主角順利考上中學前,父親解開了誤會,終於明白自己的兒子多麼懂事時,激動地問他:「你為什麼不跟我說?你為什麼不跟我說?」小孩臉上依舊掛著些微敬畏的表情,那是對父親多年來的自然反應,也是時常被大人誤會的憂愁。小孩幽幽地回答:「爸爸,因為,我不敢跟你講。」此時,這一幕達到劇情的最高點,也是藝術美的完成。我個人認為結局其實可以停在這裡,便可更完美了。
 

 
在播放此片之前,主持人跳出來介紹一下這部電影,說明這部被稱作禁片所以當年而沒有上映,有人猜測是裡面包含師生戀的情節,還有一個說法是當年經費不足而導致無法上映。
 
開始觀影後,我完全看不到任何師生戀的影子,若要說男主角與一位女同學要好、擁有自己的秘密基地可以被稱為早戀的跡象;或是與報社的休學男生一人讀書一人加班的互助聯繫可以被稱為同性戀情節的話,這兩者怎麼樣也說不過去,也能想見當年社會對於兒童世界的情緒變化,更或是對於人真正的反應與成長都不甚了解。
 
所以我寧願當年或許是經費不足而無法上映,若是背負這些莫須有而讓電影在今日才能被看見,是台灣人的損失。
 
 
本文劇照來自影劇圈圈
本文同步發表於影劇平台
arrow
arrow

    吳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