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jpg

或許是因為事先看了一些影評以及說明蔡明亮電影中的風格、元素與意象,在觀看過程中並不覺得苦悶,反而認為有趣,吸引我想繼續看下去。我無法完全體會電影所講述的孤獨,但關於角色因生活著而產生的一些孤單我是大概能理解的。首先,其實我很喜歡陳昭榮演這個角色時流露出有些玩世不恭的眼神,還有些無所謂,但在這無謂之下有著孤單的靈魂,因為生活促使人戴上保護自己的面具。陳昭榮這個擺地攤的男子就好像《挪威的森林》裡的永澤,為了擺脫令他忍受不住的某種疏離感,於是把愛情當遊戲,以尋找其他事物引開自身的注意力,這裡的其他事物很可能就是人根本的慾望。

小康也一樣是想擺脫什麼而割腕,讓痛覺引開自己對視自身內心裡更深的孤獨。這幕十足地牽動著我的情緒,他三番兩次想割破手腕又幾度放下了刀子,反富的動作讓人有些擔心,但卻滋生更多好奇,我開始有種看好戲的心態,比起放下刀子,更希望小康以銳刀劃破他的手腕,劃破螢幕內外,觀看與被觀看的寂靜。或許這就是蔡明亮導演讓觀影的我們自身發覺,看著別人痛苦而慶幸著自己的幸運,發現人本身有著醜陋、自卑,以及自私的心態。

就像陳昭榮所說,看蔡導的電影,就像在看一面鏡子,在反射的鏡面上看到自己。三個角色數次進出這間屋子,可以讓觀眾看清楚屋內格局,然而空間內的三人不知彼此的存在,屋內成了容易讓人躲藏的地方,也因為是空屋,沒有裝潢,沒有過多的家具擺設,營造出冰冷的氣氛,更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

《愛情萬歲》裡的對白很少,但不影響劇情,有時反而不開口,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能傳達千言萬語。比如在接近結尾時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楊貴媚痛哭的戲,不覺得厭煩也不會覺得她哭太久,反而是觀察起她來,像是在真實生活中觀察一個突然哭起來的路人一樣,是一種觀照,哭泣的背後曾發生了什麼事,是導演讓觀眾得自己去思考的。她哭到一半想停止卻越發哭得更傷心,總讓人更好奇,是經歷什麼樣的痛苦才能如此?楊貴媚在這最後一場戲所達成的作用,便是讓《愛情萬歲》完成「孤獨」的命題,她就像《挪威的森林》的直子曾說:「整個人都會散掉」,走到了一個很深的井掉了下來,一直想要爬上來卻再也不能,直至死亡。

對未來、生命的恐懼便是這樣席捲而來,蔡導以這樣簡潔有力的方式讓觀眾進入他的電影,也同時看見觀眾的世界,並靜靜地挖掘出更多、電影外的各種可能。

 

 

本文劇照來自博客來DVD上的封面照片


 

後記

此文於2014.02.16撰寫於筆記本上,當時大學時期剛搬新家,網路還未牽好,於是動筆寫下心得,所幸如今撿回來看,內文雖有些青澀但不至於離譜,於是放來痞客邦做記錄。

arrow
arrow

    吳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