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悲喜交加的成長故事,青春的複雜與細膩,只有走過後回頭才看懂。
「Call me Ladybird.」
這句話一說出來實在笑破我大牙,但是女主角Christine卻是那麼認真對待這個名字。那是青春的驗證,也刻劃了主角家庭中母親對她的影響。她急切地想要「長大」,於是時常與母親「傳達」自己的想法,若母親聽不下去乾脆跳車,之後電影大半鏡頭中,主角右手總穿戴著那搶眼的桃紅色石膏。
那股想要快點離開、想快點自由、獨立的想法,每個人都嚮往過。
從家庭到友情,描述母女之間的溝通問題,以及友情的微妙關係,潛意識自卑著自己住在貧民區,對藍色大房子的嚮往,從友情旁生愛情的枝節,讓淑女鳥短暫追求那看似是「理想中的愛情」而遠離原先的摯友。可以稱為是初戀的過程結束後,真正能遠走高飛的鳥卻突然停下來,不時回頭,好似自己錯過了什麼。
《淑女鳥》中的劇情如散文般輕輕拂過,但細節已留在心頭。
「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了。」
她想要特別,但別人總覺得她怪。
青春裡少不了友情,淑女鳥與摯友成天口出狂言做白日夢,卻因為一時追求樂團男孩Kyle而巴結另個艷麗的女生,短暫地遠離了摯友。
青春少女非常在乎顏面,所以當母親質問她總是提早下車,不讓他人知道自己住在貧民區這些事情,實在可以理解。或許故事中的少男少女知道她住處的,只有摯友以及後來被發現是同性戀的Danny吧,我尤其驚訝當Danny對她第一次提問時,她能果敢地說出:「我住在貧民區」,以及兩人躺在草地上閒聊,欣賞星宿,發現這雖然不是愛的終點卻是非常純粹的感情。當這段還不曉得是不是愛情關係結束後,淑女鳥立刻發現另一位魅力少年Kyle並發展男女之情,但到頭來卻不是她所嚮往的愛與性,淑女鳥才真正明白了她之前的盲目追求。
她回過頭去找了摯友,摯友說不知為何想哭,人總都有悲傷時候,單純的哭戲如此安靜,渲染力卻如此遠大,螢幕外的我也想哭了。《淑女鳥》同時談及一些友情,接著談愛情,這兩者交錯的相互關係雖然恬淡,但卻能探出更多觸角去表現愛的另一面:對於Danny,淑女鳥培養了同理心;對於Kyle,她了解只以想像拼湊是不靠譜的,未真正理解彼此前,都是浮華的表面。
「不覺得是同一件事嗎?愛和專心。」
電影中後段淑女鳥好似回到了正軌,但她為了理想大學,需要再次面對母親,其中幾次對談下常扯到的錢(逼近情緒勒索的地步),她即刻拿起紙筆質問到底養她需要花多少錢,她要全賺回來還她。這一場戲寫得太好了,淑女鳥那股傲氣非常直接地表現出急切想逃離家的心情,以及提醒著母親再也不要把她當孩子看,衝突的必要是為了將心中所想互相傳達。
當淑女鳥要唸大學而去機場,母親嘴硬不下車送行,卻到最後奔跑哭倒在丈夫懷裡,實在更讓人難以忘懷、讓人感到不捨,那所謂母親的擔心與愛全都散發出來,而這時也開始讓媽媽了解,是時候該放手了。
終於十八歲了可以買菸酒以及Playboy(是這雜誌沒錯吧),但那種空虛惆悵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
到了大學後淑女鳥的神情有種漠然,四周是如此五光十色,看過的大家都是那麼青春洋溢,滿是笑容。當她與一位男同學搭話時,報自己的名字居然是Christine而不是淑女鳥,這不是摒棄自我,而是她認知到Christine這名字有多重要,因為這是她父母替她取的。當對方一貫地問妳來自哪裡,她很自然地回沙加緬度,那人不曉得她說了哪裡又問一次,她才又回舊金山,這次她也不是自卑著家的地方,而是沒心力去向陌生人解釋自己的家鄉面貌,她開始珍惜過去的一切,因為那些才是真正屬於她的。家鄉的所有一切等到遠離才看得見全貌,才能回味美好。
她打電話給父親說Christine真是個好名字。她開車同時想到母親在開車時,是否也享受著家鄉的陽光?
本文劇照來自影劇圈圈
本文同步發表於影劇圈圈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