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8075407-3400597264_n.jpg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無法回頭的門檻

從前面的系列一路看下來,《孔雀》這一集顯然做了更多嘗試,比如逼迫小孩的教育環境之外,還加上了階級的惡性循環,探討出許多向上的機會也是需要金錢堆積出來的,過去有一篇文章就點到,財務相當的家庭,便能讓小孩去做各種嘗試,比如才藝班、或夏令營等多元發展的課程,然而為金錢所困的孩子,他排除讀書之外的時間都是拿去打工的,如此之下,競爭力也狠狠拉開。

《孔雀》裡的主角家庭也是以此設定展開,媽媽為了女兒巧藝著想,讓她上私立學校,巧藝是有實力的,也對美術有天分,但到了這個格格不入的地方,重心很容易被拉走,在一群炫富的人群當中,難免會再次強調出自己家裡的經濟狀況,當自卑蒙上了雙眼,孔雀自然就找上門,你要不要和我交換?只要一點點就好。

可是誰沒事要跟你交換?而且你交換的還是你「不要」的東西,於是大概只有惡魔才會和你做一場交易了。這麼說好像有點奇怪,但是劇中提到巧藝她其實想交易的是她「想要」的東西,但真正來說是她不需要的,更何況她是以對比出發的:因為家裡沒錢所以吃不起法國餐,只要有錢就能享受一切。因此孔雀才奪走了她原本有可能引以為傲、還可能改變自己未來的「美術才華」。

其實這集的家庭組合是我最喜歡的,縱然過著不是富裕的生活,卻能製造許多歡樂,而且家人都能住在一起,這也是巧藝認真對媽媽說出口的一句話。但是也因為這個家庭成員總是想到對方,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代價,於是惡魔的交換只會持續下去,未來的一切不會再更好了。

這個無法回頭的門檻,在媽媽送巧藝到私立學校時就已經立下。

 

maxresdefault.jpg

 

父親的存在感

演員陳以文從《藍色項圈》的舍監轉變為此部戲劇裡的父親,無違和地在《孔雀》扮演了一位很重要的角色。從過去幾集看來,家庭裡的父親一直是模糊的、事不關己的,但這裡的父親其實存在感很高,不時地想賺更多錢養這個家,當母親工作時,他成了孩子的陪伴。他和孩子一起相處是快樂的,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當巧藝因為與孔雀交換後視力開始下降,而被老師除掉出國的機會,這件事她只敢告訴爸爸。她與前面那些孩子相比,還有一個情緒出口、還有一個值得相信的長輩/家人,這個部分也是讓《孔雀》的劇情更加好看的原因。

而且在這部劇中,父親從來沒有想要遷戶籍、晉升到有錢人的領域,他所了解的也只不過是讓孩子快樂一點,家人能聚在一塊的想法而已了。但這確實與母親的目標背離了,於是造成了母親認為好像只有她自己在乎「升級」的事,還因此被巧藝罵說:我們就是太貪心了才會變成這樣。其實,貪心是一回事,另方面則是現實的殘酷就擺在眼前,要靠腳踏實地翻身,在現代社會還是那麼微乎其微,所以以「交換」作為捷徑這件事才會這麼迷人。父親角色也襯托出母親極盡一切犧牲自我,最後卻也沒有成就了誰。

 

640_b753e7b0500e062a3335342edb735e75.jpg

 

「不會考的,就不要問。」

這句話聽來真是刺耳,也是教育裡需要被檢討的一環,這也是為何我歷史總是東記一塊西記一塊,到最後考完全都還給老師的窘境。

其實我想過這部戲劇的故事延續,或者是說我原本以為的故事發展,比如那位運動好手轉學生與孔雀做了交換,而拿下第一名;那麼會不會學校裡的那些捐款貴族其實也拿些什麼和孔雀做了交換,又或是那位笑笑斥責巧藝媽媽:「老師費本來就要大家一起分擔」的貴婦其實也為了面子而交換了更巨大的代價。最後才發現孔雀是校長郭子乾飼養的「小鬼」,意味著整個學校的腐朽、教育制度的不堪,如此「交換」這個大題或許才能真正做到諷刺現實社會的窘況。(腦洞開太大了請見諒)

 

43cc6d538d7037d2a6abf97d43ef7412.jpg

arrow
arrow

    吳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