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種人就是越跩卻越有吸引力,這樣的角色大概只會出現在電影中,有種電影是明明很簡單,卻怎麼講也覺得好像哪裡沒有講清楚的感覺,這部電影就是《歐吉桑鄰好》。
 
 
故事的主人翁文森是一位愛抽菸喝酒、賭博、政治不正確、到處嗆人家不是美國人,尤其脾氣還跩得不像話的老人,卻遇到一對剛搬來隔壁的母子,單親媽媽瑪姬帶著可愛兒子Oliver(奧利佛)的突然介入文森的生活,好戲就要開始。
 
 
要與老人文森當鄰居還真不容易,瑪姬被文森要求樹枝和籬笆的賠償(因為這戶鄰居搬來時,雇用的搬家工人弄斷他家的樹,但是籬笆其實是文森昨晚自己喝酒撞爛的),這還不打緊,老人居然還打起當保母的主意,說服瑪姬讓他幫忙顧小孩,成為超高工時過爽爽的保母(他總是坐在躺椅上曬太陽,居然還叫奧利佛幫他除草,小孩根本被當成童工XD)
 
 
做出一堆惡行的老人文森卻也教會奧利佛如何保護自己,也讓這位小孩漸漸踏進自己的生活,縱使文森總是覺得大家並不真的了解他,然而小孩的感悟力比大人想像的還要敏銳......
 
自己的關卡 自己過
故事的劇情設定十分簡單,但是非常深刻。雖然片中處處充滿嘲諷的歡笑,卻也因此理出許多頭緒,那些不那麼快樂的事情都一一被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像是瑪姬受前夫的折磨,中途還要求孩子的監護權,但其實這樣的要求不是出於愛小孩的心,只是想讓瑪姬更痛苦而已。官司輸了又能怎麼辦?至少平日五天孩子還是待在自己身邊,明理的媽媽瑪姬只能認了,繼續好好工作扶養小孩,她在劇中展現了母親的智慧。
 
小男孩奧立佛也有自己的困難要度過,剛轉學的他遭到同學霸凌,書包鑰匙被惡作劇地藏起來,幾乎每天被打的鼻血直流,只有文森教他如何打出漂亮的上鉤拳(還教了一堆可怕的髒話XD),後來居然因為不打不相識,和對方成為好友了。真正面對面溝通後才知道,霸凌這件事就是一種惡性輪迴,你不出面阻止,他就會一直跟著你。(好像鬼故事)
 
 
導演不太去挖掘人物的背後黑暗,而是以小孩奧利佛的純真眼光看這四周的人,像在另一條支線裡,文森偶而會找來懷有身孕的應召女,兩人原本是主客關係,後來因為文森突然中風,漸漸變成父女關係(這一個設定我也非常喜歡)。一開始瑪姬擔心奧利佛太接近應召女,然而奧利佛根本不以為意,但對比已經默默貼標籤的媽媽,孩子其實才是最純真,他的自然反應才是最溫暖的回答。
 
 
「我的羊水破了。」
「快去叫水電工啊。」文森
文森要渡的難關或許是裡面最難的,除了要躲避討債,他多年來總是會扮醫生的樣子,去探望那位已不認得他的妻子,直到妻子離世。文森自責妻子離開時自己不在身邊,因為當時的他正面臨中風。病情好轉後文森仍不改他的脾氣,反而對奧利佛大喊你根本不了解我,只有奧利佛不只是轉頭就走,而是努力地想方設法詢問周遭人關於文森的故事......
 
我後來才發現奧利佛上的是神學院,難怪老師一直在教上帝、德雷莎修女之類的課程XD。老師出了一份關於聖人演講的報告。文森還被應徵女騙羊水破了才不得已出門。(這段真的很好笑)
 
聆聽奧利佛的演講時,實在會讓人落淚,他說的一切其實我都懂了,面惡心善的文森依然維持他的壞習慣、臭脾氣,可是那些振奮有利的台詞已經深入人心,不僅奧利佛,連瑪姬心中的聖人也是文森她一開始認為老人很難搞,但後來發現其實老人為了母子倆做了許多事情(還將賭博贏來的錢拿去幫奧利佛開戶)。
 
看到這裡,我突然開始思考,為什麼人不喜歡面善心也善的?或許應該說,面善心善當然好,但感覺不那麼真實,也或許可能變成濫好人的感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缺點,劇中對於角色美中不足的設定讓人感覺更真實,既然如此,我們當然寧願一個人心是善良的,並相信面惡其實只是種武裝。
 
 
PS剛找了資料發現飾演文森的比爾莫瑞有在《犬之島》裡獻聲,為boss這個角色配音。
 
本文劇照來自影劇圈圈
本文同步發表於影劇平台
arrow
arrow

    吳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